最近这段时间,不少身边的朋友都在聊黄金,有人感叹金价像坐过山车,有人则在纠结到底要不要趁机买点。说实话,这种心情我太能理解了。尤其是7月中旬那波突然的回调,让不少原本打算“抄底”的小伙伴一下子慌了神。但如果你仔细看看最新的数据,会发现金店里的黄金依然稳稳地站在1008元/克的高位,国际市场上每盎司也还牢牢守着3350美元左右。这么一对比,是不是觉得那些短期的大起大落,其实没那么可怕?
其实,黄金市场从来都不是风平浪静,它一直被各种因素牵着鼻子走。比如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横跳,一会儿说要降,一会儿又拖延;中东局势也是时紧时松,每次有风吹草动就带动金价剧烈震荡。但你只要盯住几个关键位置,比如伦敦金死死守住3300美元防线、沪金跌不破770元,还有白银更是坚挺地卡在9000元以上,就能看出这些支撑背后其实有硬核力量——各国央行持续购入黄金。
为什么央行们如此坚定?很简单,因为美元信用正被各种地缘冲突消耗得越来越薄弱,而黄金作为避险资产,自然成了香饽饽。这几年全球去美元化早已不是一句口号,各国用真金白银增持储备才是真动作。有网友就评价:“现在买的不只是首饰,更是一份安全感。”而且,从技术面来看,3250-3500美元这个区间已经震荡了三个多月,每次逼近3300附近都会出现大量买盘托市,下方3250俨然成了一道厚实的安全垫。
有人问,现在是不是低位布局好机会?我只能说,比起追涨杀跌,被短期情绪裹挟,还不如趁每次回调分批慢慢建仓。毕竟等到九月份美联储真的宣布降息,这些现在让大家焦虑的小波动,也许就是个不起眼的小浪花罢了。而且历史数据也摆在那里:七八月份本来就是传统淡季,只不过今年消息面格外敏感,把大家搞得更紧张罢了。
再看看实物交易市场吧,无论是水贝还是银行柜台,那些回购和销售价格始终纹丝不动。772元以上的水贝回购价、785元左右的银行报价,比朋友圈里一惊一乍的信息靠谱多了。有投资者坦言:“年初850的时候犹豫没下手,现在780还怕啥?”这种声音并不少见,说到底,就是提醒我们别自己吓自己。
当然,也不能否认风险存在。如果哪天美联储态度彻底转鹰,中东突然缓和,那确实可能带来短暂压力。但放长远看,全球资产配置结构正在变,“压舱石”角色只会越来越重要。所以,与其等到新高再追涨,不如冷静分析形势,把握住关键支撑位,比如3300美元或770元人民币的位置,该出手时就出手。不少老玩家总结经验:真正赚钱的人,总是在别人恐慌的时候果断进场,而不是等热闹过去才后悔莫及。
所以问题来了,你究竟想做那个跟风吃瓜的人,还是敢于逆势布局、把握先机的人?面对这轮又一次“过山车”,与其患得患失,不如给自己的投资一个更长远、更理性的判断标准……毕竟,在充满变数的大环境下,多一点清醒和定力,总归不会错,你觉得呢?
#AI热点大赛
京海配资-上海配资-配资门户网-股指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